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 >要闻资讯

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现场会典型发言|山东

2025

/ 07/15
来源:

中国渔业报

作者:

手机查看

  近年来,山东锚定建设现代渔业强省目标,坚持“陆海统筹、生态优先、创新驱动、全链发展”,统筹推进“五大行动”与产业转型升级深度融合,不断推动渔业标准化、生态化、智能化、集群化发展。2024年,全省水产品总产量达953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达4904亿元,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

  深挖“三个潜力”,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

  坚持向空间要产能、向特色要效益,用足用好山东深远海和盐碱地两大资源优势,以全产业链思维,培塑山东渔业新优势。向深远海要潜力,把深远海养殖作为主攻方向,出台加快推进深远海养殖发展的实施意见,规划布局庙岛群岛等深远海养殖智慧渔场,累计建成重力式深水网箱2800余个、大型深远海养殖装备36台(套),“国信”“经海”“财金”“深蓝”等系列大型智能深远海养殖装备先后建成投产,探索形成“陆海接力”等一批符合山东实际、具有山东特色的深远海养殖路径和模式;将三文鱼作为向深远海进军的突破口,开展深海鱼全产业链提质增效试点,形成了集大规格苗种培育、标准化养殖、精深加工、冷链物流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体系,开创了世界温暖海域养殖三文鱼的先河,预计今年高品质海水三文鱼产量可达4000吨。向盐碱地要潜力;认真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聚焦黄河三角洲盐碱地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出台国内首个盐碱地生态渔业发展规划,将南美白对虾作为黄河三角洲渔业开发重点,从种虾培育、养殖模式优化、精深加工全产业链推进,实现“一只虾”牵出“一条链”,2024年全省南美白对虾产量达到32万吨。持续推动“上粮下鱼”“棚塘接力”等盐碱地渔业模式创新应用,全省盐碱地池塘养殖面积达205万亩,工厂化养殖水体超800万立方米,年产量180多万吨,产值超过470亿元,实现了盐碱地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双提升。向优势特色产业要潜力,实施渔业特色产业扶优培强行动,围绕海参、牡蛎、扇贝、大闸蟹等优势特色产业,聚焦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等产业链关键环节,统筹谋划实施一批支撑性强、示范引领作用突出的重点项目,着力打造结构合理、链条完整、市场竞争力强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聚焦“三个环节”,厚植生态养殖新优势

  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理念,把生态绿色发展作为水产养殖业转型升级的切入点,全面夯实渔业高质量发展的根基。全面推进生态健康养殖,率先开展近海养殖容量评估试点,科学评价水域滩涂承载能力,近海养殖布局及增养殖结构持续优化;大力推广多营养层次立体生态养殖模式,建设万亩级、十万亩级生态养殖基地,着力打造“海上田园”;强化示范引领,全省共创建“五大行动”国家级骨干场户88处,示范带动健康养殖面积超过150万亩。系统推进养殖尾水治理,制定海水养殖尾水排放地方标准,创新应用“双循环”、渔盐一体化梯度生产等模式,安排专项资金开展养殖环境监测,着力推进养殖尾水达标排放;持续组织实施集中连片池塘标准化改造和尾水治理50余万亩,成功争取国家渔业绿色循环发展项目4个,健康养殖水平显著提升。创新推进配合饲料替代,成功攻破南美白对虾种虾全人工配合饲料技术,填补国际上对虾“催产料”空白;开展配合饲料替代试验示范,骨干场户大菱鲆、乌鳢苗种阶段和中华绒螯蟹扣蟹替代率100%,乌鳢成鱼替代率达90%以上。

  建好“三个体系”,锻造产业新支撑

  聚焦病防防控关口前移、种业自立自强、政策精准驱动,着力健全完善三大支撑保障体系,为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织密筑牢疫病防控体系,将疫病防控贯穿于养殖生产全过程,建立“上下联动、高频监测、快速响应”工作机制,布局2处省级水生动物疫病监控中心和4处分中心、459处病情测报点,统筹整合第三方机构等各类资源,构建起完善的疫病防控检测体系;出台水产苗种产地检疫办法,确认渔业官方兽医443名,全面实施水产苗种产地检疫;围绕凡纳滨对虾、大菱鲆、牙鲆等大宗优势养殖品种,分区域、分品种推进水生动物无规定疫病苗种区建设,探索创建鲆鲽鱼、鲑鳟鱼无规定疫病苗种省,累计创建国家级无规定水生动物疫病苗种场6处,数量居全国首位,其中潍坊寿光的山东恒兴是全国唯一一家六项全部通过评审的苗种场,较去年同期订单量增长200%。全力打造现代种业体系,加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建设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46处,创建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17个,全国唯一的国家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落户山东,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体系日趋完善;大力开展种业创新攻关,省级筹措资金3.55亿元,实施水产种业扶优行动,打造了一批具有核心研发能力的水产种业龙头企业。目前,山东省水产种业育繁推一体化优势企业、阵型企业数量均居全国首位,省内单位为主培育的国审新品种达65个、占全国的21%,刺参、大菱鲆等苗种产量分别占全国60%、90%。精准构建政策支撑体系,制定渔业绿色循环发展、全产业链提质增效等实施方案,出台支持海洋牧场健康发展、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现代种业创新发展等系列政策措施,聚力推动渔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期间,全省累计投入财政资金100多亿元,有力推动渔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初审编辑:李燕玲

责任编辑:刘乐斌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