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 >要闻资讯

逐新提质 技术赋能丨水肥一体化技术赋能“吨半粮” 德州打造高质量“齐鲁粮仓”

2025

/ 02/28
来源:

海报新闻

作者:

手机查看

  编者按: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大高产高效模式集成推广力度,推进水肥一体化,促进大面积增产。为响应全省粮油绿色高产高效行动,努力探索推广水肥一体化、蓄水保墒等技术应用成效,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带来的机遇,大众网·海报新闻联合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特别推出《逐新提质 技术赋能》水肥一体化技术助力齐鲁乡村振兴系列报道,宣传展示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营造节水增粮良好舆论氛围。

  大众网·海报新闻 记者 林振华 王海霖 张建 德州报道

  粮食生产,一边关系百姓饭碗,一边关系国家安全。作为全国“吨半粮”核心产区,德州市近年来通过不断创新农业技术,尤其是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为粮食单产提升注入了强劲动力。从万亩粮田的规模化生产到智能温室的果蔬种植,这项技术不仅推动传统农业由“大水大肥”的粗放式生产转变为精细化生态农业生产,更成为农民增收的“金钥匙”。

  2月底的德州,春意初萌,小麦正处于返青阶段,田间地头一片繁忙景象。记者近日来到德州财金智慧农业玻璃温室和平原土地鲁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农田,深入探寻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神奇之处。

  智慧温室里的“番茄革命”

  走进德州财金智慧农业的玻璃温室,仿佛置身于一座现代化的“植物工厂”,这座亚洲单体面积最大的文洛式智能玻璃温室里,几乎保持着恒温恒湿的环境,一排排番茄植株整齐排列,番茄藤蔓沿着吊架向上攀爬,红绿相间的果实簇拥成串,果实饱满、色泽鲜亮。与传统种植方式不同,这里的番茄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通过精准的滴灌系统,将水和肥料直接输送到植株根部。

  “我们通过环境控制系统,能够实时精准监测番茄生长过程中的各项数据,水肥一体化系统则根据这些数据执行相应指令,精准控制番茄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从而实现对番茄大小、酸度、糖度的调控,保证品质均一。”德州财金智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部副部长付文琦对记者介绍了关键技术秘诀。

  据付文琦介绍,番茄内含糖分的多少,关键在于光照和水肥供应。每天太阳升起,智慧温室的辐照传感器便开始追踪,当累积光照达到每平方厘米100焦时,精准水肥灌溉系统会自动触发,可以在3分钟之内对所有的植株浇灌100毫升营养液,这样就能确保番茄在最佳的水肥条件下积累糖分。

  “我们每次灌溉都精确到秒”,采访中付文琦这句话让记者记忆犹新。

  正是应用了这种精准水肥一体化技术,大棚中的番茄单株产量可以达到15公斤以上,是传统温室产量的3倍还多,而水的利用率是传统温室的2倍,大大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而在肥料利用上,水肥一体化系统会根据番茄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精确调配肥料比例和用量,避免了肥料的浪费和过度施用,肥料利用率大幅提高,节肥效果显著。

  解密平原土地上的“吨半粮”奇迹

  离开智慧温室,记者来到平原土地鲁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万亩农田。这里曾是传统的粮食种植区,如今却因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焕发出新的生机。

  “我们公司从2019年开始应用水肥一体化设备和技术,效果非常明显,大大提高了公司的劳动效率和生产效益,具有节水、省肥、省工、省地、增产显著等多种优势。”鲁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种植经理何石宝在基地田间接受记者采访。面前这片基地架设了16套水肥一体化指针式喷灌机,小麦的返青水正如春雨般均匀洒落在田间。

  何石宝向记者详细介绍了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秘诀。以小麦种植为例,传统灌溉方式下,水分大量蒸发和渗漏,真正被小麦吸收利用的并不多。而水肥一体化的指针式喷灌机,模拟自然降水过程,水滴细密均匀,能够将水和肥直接送达小麦根部,水分利用率大幅提高,可节水30%以上。在施肥环节,过去人工撒肥很难做到均匀和精准,容易造成局部肥料过多或不足,现在通过水肥一体化系统,能够根据小麦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肥规律,精确配比肥料进行精准施肥,在实现节肥30%的同时还能降低人工70%左右,水肥利用率可达90%以上。并且,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后,在粮食的稳产增产方面效果也非常明显,可以提高粮食单产达10%。

  技术赋能打造高质量“齐鲁粮仓”

  在德州,水肥一体化已不仅是技术名词,更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当智能系统替代了“看天施肥”,当节水节肥转化为真金白银,这条科技赋能的增收之路,正为现代农业写下充满希望的注脚。

  德州作为吨半粮产区,肩负着保障粮食安全的重任。德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万金红在采访中表示,德州市一直高度重视农业节水工作,通过项目引领、示范带动、技术培训,不断扩大水肥一体化技术的覆盖面,截止到2024年底,全市累计实施水肥一体化面积50.44万亩,覆盖了果树、蔬菜、小麦、玉米等多数农作物。2024年德州市完成130万亩“吨半粮”示范区创建,水肥一体化技术在粮食作物上的应用,对提高粮食产量、推进“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从智慧温室里的番茄到万亩农田里的小麦、大豆和玉米,水肥一体化技术正悄然改变着德州农业的生产方式,描绘出一幅科技兴农、绿色发展的新画卷。在这项技术的持续推动下,不仅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也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相信在这项技术的持续推动下,德州的“吨半粮”产区将迈向更高的台阶,“齐鲁粮仓” 的名号也将更加响亮。

  随着春灌的启动,德州大地上一场关于丰收与富裕的新故事,已然拉开序幕。

初审编辑:李燕玲

责任编辑:逯蔷薇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