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众网
|
海报新闻
大众网官方微信
大众网官方微博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大众海蓝
大众网论坛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5
大众网
手机查看
2025 年中央一号文件已于 2 月 23 日发布,文件全称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第 13 个指导 “三农” 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文件紧紧围绕 “三农” 工作,在延续过往重点任务的基础上,结合新情况、新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和新要求。本文将对文件的重点内容进行整理,并从独特视角进行解读。
一、重点内容整理
1.五项重要任务
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加力落实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任务。持续整治 “大棚房”、侵占耕地 “挖湖造景”、乱占耕地建房等问题,坚决遏制破坏耕地违法行为。启动实施中央统筹下的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做好资金筹集和分配。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统筹建立农村防止返贫致贫机制和低收入人口、欠发达地区分层分类帮扶制度。全面清查脱贫攻坚国家投入形成资产,建立统一的资产登记管理台账。
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健全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等,从多方面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着力推进乡村建设:深化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支持连锁经营布局县域市场,推动冷链配送和即时零售向乡镇延伸。推动农村消费品以旧换新,完善废旧家电等回收网络。巩固提升农村电力保障水平,加强农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公共充换电设施。
着力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推进农村移风易俗,针对 “天价彩礼”“人情攀比” 等问题,部署 “加强对农村适婚群体的公益性婚恋服务和关心关爱”“加大对婚托婚骗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宗祠规范管理” 等组合拳,并提出 “对村巡察” 机制,整治乡村振兴领域腐败问题。
2.要素保障和优化配置体制机制
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坚持 “大稳定、小调整”,有序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扩大整省试点范围,妥善化解延包中的矛盾纠纷,确保绝大多数农户承包地总体顺延、保持稳定。健全承包地经营权流转管理服务制度,不得通过下指标、定任务等方式推动土地流转。
管好用好农村资源资产:探索农户合法拥有的住房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的有效实现形式。不允许城镇居民到农村购买农房、宅基地,不允许退休干部到农村占地建房。
创新乡村振兴投融资机制:支持金融机构发行 “三农” 专项金融债券。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乡村振兴债券。
完善乡村人才培育和发展机制:为返乡、下乡、留乡人员完善培育和发展机制。
统筹推进林业、农垦和供销社等改革:文件未详细展开,但表明对相关领域改革的重视。
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完善全国公开统一的户籍管理政务服务平台,推行由常住地登记户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鼓励有条件的城市逐步将稳定就业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纳入城市住房保障政策范围。进一步提高农业转移人口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公办学校就读比例。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
二、重点内容解读
1.粮食安全保障:今年文件没有明确具体的粮食产量目标,而是创新提出 “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这一转变体现了对粮食安全更全面的理解。不仅关注粮食产量,更强调保障能力的提升,涵盖了从耕地保护、农业生产技术改进到农产品市场调控等多个环节。例如,启动实施中央统筹下的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这有助于平衡产销区之间的利益关系,激发产区种粮积极性,保障粮食稳定供应。从宏观角度看,这是基于全球粮食市场不确定性增加以及国内粮食需求结构变化所做出的战略调整,更注重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系统性和稳定性。
2.土地制度改革:在土地承包关系方面,扩大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整省范围,强化了农民对土地的长期权益预期。这一举措对于稳定农业生产经营、鼓励农民加大对土地的长期投入具有重要意义。从农民心理角度分析,长期稳定的土地权益让他们更有信心进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采用新的种植技术等,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宅基地改革上,明确 “房地一体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探索盘活利用方式,但严控城市居民下乡购地,这既保障了农民的宅基地权益,又防止了土地资源的无序流动。从城乡关系角度看,这是在促进城乡要素合理流动的同时,坚守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底线,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
3.乡村振兴投融资创新:鼓励金融机构发行 “三农” 专项金融债券和企业发行乡村振兴债券,这为乡村振兴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以往乡村振兴资金来源主要依赖财政投入和少量银行贷款,融资渠道相对狭窄。这些新的债券融资方式,能够吸引更多社会资本进入乡村领域,为乡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提供资金支持。从金融市场角度分析,这丰富了金融产品种类,拓展了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深度和广度,通过市场化手段引导资金流向乡村,提高资金配置效率。
4.乡村治理新举措:针对农村社会治理问题,如 “天价彩礼”“人情攀比” 等现象提出专项治理措施,这反映了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加强对农村适婚群体的公益性婚恋服务和关心关爱”,从根源上关注农村青年的情感需求,有助于改变不良婚恋观念。“加大对婚托婚骗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则维护了农村社会的法治秩序。从社会发展角度看,这些举措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社会风气和法治环境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软实力,能够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提升农民的生活幸福感。
5.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完善户籍管理政务服务平台,推行常住地登记户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以及在住房保障、子女教育、参保等方面的政策调整,体现了对农业转移人口权益的尊重和保障。从城市化进程角度分析,这有助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人口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让农业转移人口真正融入城市,享受城市发展成果,同时也为城市发展提供稳定的劳动力资源,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迈向新高度。
初审编辑:李燕玲
责任编辑:林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