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 >和美乡村

嘉祥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农业强 农民富 乡风和 村貌美

2024

/ 03/26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

手机查看

  近年来,济宁嘉祥县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以产业发展为基础,以和美乡村建设为重点,以发展壮大农村新型集体经济为支撑,以城乡融合为动力,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任双指挥长的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农业强、农民富、乡风和、村貌美的和谐画卷徐徐展开。

  产业特色鲜明 农村实力强

  春节临近,城市乡村喜庆氛围渐浓,人们赶大集、备年货,忙得不亦乐乎。在嘉祥县圣丰种业气候室内,一朵朵紫的、淡紫、白的大豆花竞相绽放,为这寒冬增添了几分色彩、温暖和希望。

  嘉祥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地处黄泛冲积平原,土地肥沃,优越的自然条件适宜夏大豆生长,因此嘉祥县自古以来就有大豆种植传统。种子被誉为农业的“芯片”,优质豆种是大豆高质高产的基本保证,在大豆育种圈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中国豆种看山东,山东豆种看嘉祥”,中国有相当一部分豆种“攥在”嘉祥人手中。

  嘉祥县把发展现代种业作为引领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目前,全县规模以上大豆种子生产经营企业24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种165个,年繁制种量达2.4亿斤,良种在黄淮海及长江流域地区推广2400万亩,约占黄淮海区域大豆种子交易量的75%、长江中下游地区的70%,已成为黄淮海地区大豆种子库、沿黄“齐鲁粮仓”大豆核心仓。

  嘉祥县积极发展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850家,家庭农场1818家,市级以上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4家,全县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82家,年营业收入140亿元以上。

  农业强必须产业强,嘉祥县农业产业化、品牌化发展迅速,以农业“新六产”作为培育乡村产业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抓手,开展各类示范创建,获评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镇2个;国家级产业强镇2个、省级产业强镇4个、省级产业化联合体6个;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2个,省休闲农业精品园区2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18家、21家企业37个产品列入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济宁礼飨”,获评山东省农业“新六产”示范县、山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成功入选国家沿黄大豆产业集群、沿黄肉牛产业集群,嘉祥白菊花、嘉祥葡萄、纸坊金太阳山杏被评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增收渠道多样 农民口袋富

  “每亩地每年不仅有900元保底收入,一季我还能额外拿到每亩200多元的分红,比自己种地还划算!”近日,嘉祥县孙王村党支部领办土地股份合作社举行分红大会,现场一片热闹景象,村民孙加华和其他群众一样,看着手里的百元大钞乐得合不拢嘴。

  农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近两年,嘉祥县积极推行村党组织领办土地股份合作社,组织农民以土地折股入社,因地制宜探索“土地股份合作+全程托管服务”生产经营模式,实现集体、群众“双增收”。规范提升92个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积极引导各村党支部牵头领办土地股份合作社,通过推动土地流转规模化,支持发展嘉祥大豆产业,有力促进了农业生产规模化、科学化。目前,全县累计流转土地3.5万亩,增加集体收入500余万元。

  打造党建引领“共富工坊”。积极引导镇村盘活闲置宅基地,用好清退的校园校舍,推动各村党支部创办共富工坊,针对不同劳动力特点打造集中式、居家式工坊55处,因地制宜发展纺织加工等特色产业,累计助力集体增收121万元,带动900余名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

  开展“村企联建”。按照“地域相邻、村企自愿、互惠互利”的原则,鼓励企业和行政村结对联建,促进共同发展、共同受益。截至目前,全县100家企业和90个行政村结对联建,共建物业租赁、食品加工、蔬菜种植等项目,带动集体增收。

  目前,嘉祥县115家支部领办土地股份合作社累计吸纳9244家农户,增加集体收入500余万元。在嘉祥县,立足北部种业、中部瓜菜、南部林果三大产业布局,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农科企协同联动等模式,加快发展优势明显、带动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的乡村富民产业。

  精神生活多彩 乡风文明和

  冬日暖阳,在卧龙山街道黄岗村,三三两两的群众坐在“如此生活”长廊上话家常,时不时传来的阵阵笑声。

  “我们村邻里之间几乎没有闹矛盾的,大家虽然住着楼房,看似距离远了,但大家每天都会在自己的菜地里劳作。耕作时互帮互助,蔬果成熟时互相分享,久而久之邻里之间的关系拉得更近了。我们这儿还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矛盾不出地头儿’,大家有什么问题就在‘一分田’里解决,如果解决不了就去“如此生活”长廊坐坐,去看看前辈的教导……”说起黄岗村,村支部书记黄海堂眉眼之间尽是自豪。

  近年来,嘉祥县以“美德嘉祥·文明同行”为主题,统筹抓好文明实践、移风易俗、典型选树等各项工作,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向上向好、走深走实。

  同时,嘉祥县用榜样示范,让文明之花处处开放。持续组织开展“好婆婆”“好媳妇”“好村民”“好邻里”“五星级文明户” “文明家庭”“优秀红白理事会”等选评活动。建立好人库,广泛挖掘凡人善举,选树一批事迹突出、群众认可、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典型性示范性强的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2023年,嘉祥县供电公司彩虹爱心妈妈志愿服务队荣获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最佳志愿服务组织”,2人获评山东省道德模范提名奖,3人入选“山东好人”,5人获评济宁市道德模范、提名奖,7人入选“济宁好人”。举办“榜样的力量”2023年度“最美祥城人”颁奖典礼,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

  既要“富口袋”壮大经济,更要“富脑袋”提振精神。“锵锵锵……”在嘉祥县马村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一场戏剧盛宴伴随着一阵铿锵有力的锣鼓声拉开了帷幕。演出现场人头攒动,掌声阵阵。节目精彩呈现,演员们基本功扎实、技艺精湛,山东梆子、豫剧等弘扬正能量、歌颂真善美的传统戏剧节目更是贴合了农村群众的口味,展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吸引了一大批“戏剧粉丝”驻足观看。

  文化大餐精彩纷呈,文化惠民好戏连台。2023年嘉祥县按照全县358个行政村、12个社区“一村三场戏”的目标,“送戏下乡”已演出1153场,“幸福嘉祥·周末剧场”已演出10场,送电影下乡4071场,全县各镇街开展“习语润儒乡·嘉言祥语”主题宣讲和乡村阅读活动1850场,共计13000余人参与。

  软硬件双提升 村貌环境美

  眼下,正值莲藕销售旺季,嘉祥县金屯镇谢城村的莲藕正在采摘、装车,一派繁忙景象。嘉祥县金屯镇谢城村,村东一条平坦宽畅的公路自西向东延伸到远方,不时有小轿车驶过。

  要想富先修路。“这条路既宽敞又平坦,村民种藕、卖藕更方便了。”提起新修的路,谢城村党支部书记谢云刚言语间满是幸福感,“我们村种莲藕1100余亩,每亩收藕2800余斤,每斤2.8元左右,主要销往北京、上海、山西、济南等地。”谢云刚说,这条路给村里带来不小的变化。当初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泥巴小路,大型农机和货车都进不了田间地头,后来整修成砂石路,再到现在的混凝土路面,由原来的3米半拓宽到7米。“路面越来越平整,进村出村更方便了。”

  以建设和美乡村示范片区和“一星村”整治提升为抓手,强力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分阶段主题攻坚、抓短板现场推进,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村容村貌,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完善管护长效机制,力促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持续提档升级。

  挖掘自身特色,多方统筹高标准打造和美乡村示范片区。把和美乡村示范片区建设作为推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多次召开和美乡村示范片区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建设工作。各镇街结合“人居环境”“基层治理”“乡风民俗”“产业经济”“群众满意度”等重点领域,挖掘村庄特色,按照“一村一策、一村一品、一村一韵”的理念,倾力完成9个和美乡村示范片区建设,加速实现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提档升级。

初审编辑:李燕玲

责任编辑:林振华

相关推荐 换一换